成本更低:无复杂电子元件,制造成本仅为雷达液位计的 1/3~1/5,尤其适合中小型容器的批量应用。
维护简单:机械结构为主,无天线结垢、信号衰减等问题,日常维护仅需清洁翻板和检查浮子。
抗干扰性强:不受介质挥发物、粉尘、蒸汽影响,在多雾、高粉尘的工况(如化肥厂、水泥厂)中表现稳定。
直观性好:就地显示无需供电,翻板颜色分界清晰,巡检人员可直接读取液位,适合应急场景。
测量范围受限:最大测量长度通常≤15 米,而雷达液位计可测 50 米以上的大型储罐。
安装受限:需与容器直接连通(法兰连接),对高压、剧毒介质存在泄漏风险;雷达液位计为非接触式安装,更安全。
不适合复杂工况:高粘度介质(如沥青)易黏附浮子,高温高压下需频繁更换密封件,而雷达液位计几乎不受介质状态影响。
不受环境影响:超声波易受温度、压力、气体成分影响(如蒸汽会导致声波衰减),而磁翻板奥全依赖机械耦合,稳定性更高。
无 “盲区" 困扰:超声波存在顶部盲区(通常 30~50cm),低液位测量不准;磁翻板(侧装式)可实现零盲区测量。
适应复杂介质:对泡沫、悬浮颗粒不敏感(如污水处理的污泥池),而超声波易被泡沫反射导致数据失真。
安装成本高:需在容器壁开孔并法兰连接,施工复杂;超声波液位计仅需支架固定在顶部,安装便捷。
不适合轻质介质:浮子依赖浮力工作,介质密度需≥0.45驳/肠尘?(如液化石油气等轻质介质无法测量),超声波无此限制。
无需复杂计算:差压式需通过介质密度、容器压力换算液位,易因密度波动(如温度变化)产生误差;磁翻板直接显示真实液位。
维护量小:差压式的导压管易堵塞(尤其粘稠介质),需定期吹扫;磁翻板无导压管设计,堵塞风险低。
无滞后性:差压信号传输存在延迟,磁翻板为实时机械响应,适合动态液位监测(如反应釜搅拌过程)。
不适用于高粘度 / 结晶介质:如糖浆、熔融盐易黏附浮子或堵塞主导管,差压式(带隔离膜)更易应对。
高压场景受限:普通磁翻板耐压≤2.5MPa,高压定制成本高;差压式通过法兰变送器可轻松适应 40MPa 以上高压。
安全性更高:玻璃管易碎,尤其在高压或振动场景下存在介质泄漏风险;磁翻板采用金属或高强度塑料外壳,抗冲击性强。
可视距离远:10~16mm 大尺寸翻板配合双色设计,可在 10 米外清晰读数;玻璃管需近距离观察,且易受光线影响。
功能扩展性强:可集成远传、报警功能,实现自动化控制;玻璃管仅能就地显示,无扩展能力。
成本略高:比普通玻璃管液位计贵 20%~30%,对预算敏感的简单场景(如清水储罐)性价比略低。
Z适合场景:中低压(≤2.5MPa)、常温至中高温(≤250℃)、无强黏附性的液体(如油品、普通化工原料、水),且需要就地直观显示 + 基础远传功能的中小型容器。
核心竞争力:低成本、高可靠性、维护简便,在传统工业领域(如炼油、制药、水处理)仍不可替代。
局限性:面对高压、超大型储罐、轻质 / 高粘度介质等场景,需结合雷达、差压等其他类型液位计互补使用。